+

当前位置: 技术探讨 基坑支护漏水

问题

深基坑支护桩、冠梁渗水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阅读:182回答:1收藏:0

2021-08-07 18:49:42

0

回答

潇潇暮雨

深基坑开挖后支护结构出现明显渗水现象,止水失效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项目场地的水文工程地质条件不好,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存在薄弱环节。理想化的设计未能与实际相切合。灌注桩围护结构因设计不合理,挖土不规范等原因产生过大位移,引起土体开裂。 (2)施工时止水桩与支护桩施工没有严格按照交替作业,施工相隔较长,导致止水桩与支护桩间出现缝隙。 (3)在进行土体止水处理时,提升速度快,搅拌不均匀,桩体搭接不严密。过快降水导致基坑外水压增大,使支护桩侧向负荷增大,支护桩与止水桩扭曲变形,桩间出现缝隙,出现漏水现象。 处理措施 1做好预防措施,选择针对性措施 严格审查基坑支护、止水帷幕的设计方案。施工时,应严格施工管理,把好施工质量关,控制桩身垂直度,确保搭接严密,尤其是水灰比和喷浆提升速度、浇灌混凝土质量、均应按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混凝土中掺入防渗剂。如已发生渗漏则采取压密注浆补漏或采用高压旋喷桩补漏等有效措施。当出现位移较大及坑壁裂缝渗水的现象时,应停止土方开挖,并采取紧急补救措施。 2引水堵漏 引水堵漏的处理方法是为了改变出水路径,减小孔口压力后在进行封堵填塞。为了预防泥沙流失,可以利用麻袋或者棉絮等使其发挥过滤水的作用,把支护桩位置处的漏水地方填堵密实。先清理干净渗漏位置两边支护桩体表面的杂质与泥土,露出内部混凝土;如果渗漏缝隙不大,进行渗漏位置封堵时刻可用速凝水泥支撑的混凝土来进行封堵操作;如果渗漏缝隙较大,进行缝隙封堵操作时则应用速凝水泥支撑的砖砌墙,其厚度根据渗漏缝隙大小来决定。为了降低水压,封堵后要用导管将水导出来。封堵完成后,还要在堵水点位置外打上膨胀螺栓,并适当添加并悬挂好钢筋网片,并喷涂一层速凝混凝土。endprint 3双液注浆 目前双液注浆应用最广的灌浆材料主要是水泥——水玻璃浆液,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特制的双液灌浆系统,使浆液在管口段混合后,由于灌浆压力作用,通过渗透、劈裂或者压实的作用方式,把灌浆管周围土层挤压增密脱水,通过改良砂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来提高砂土强度和防渗性能,并通过混合浆液的快速固结,形成高强度的复合地基。在本工程中,在引水堵漏操作的同时,还要在基坑外侧围护结构漏水位置进行双液注浆处理,这样做是为了能够在基坑围护漏水处形成完整的止水帷幕。其处理要点如下: (1)鉆孔。在深基坑顶部漏水点相应的止水桩外侧进行对应位置的钻孔,成孔后通入注浆管至孔底,注浆管直径为30mm,用清水进行钻孔清洗。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孔深度要超过漏水点位置至少1米的距离。 (2)配置浆料。用P.O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及水玻璃的双液浆作为注浆的建材原料,水灰比为1:1,水玻璃浓度25波美度,两者体积比为2:1。 (3)注浆。进行注浆操作时,选用普通无缝钢管作为注浆管,用Y型连接作为孔口连接方式。先将两种浆体分开搅拌,并用机械泵分别压浆,需要量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注浆时先注入水泥浆体,如果其在渗漏位置流出时则停止注入,并同时注入水玻璃溶液。当渗漏位置封堵住后,再进行水泥浆体的注入,这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封堵效果。注入水泥浆体同时缓慢拔出注浆管,当注浆孔口向外翻浆时停止注浆。

2022.07.21

置顶

最新问答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