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文章 无障碍系统化设计:集大爱除小“碍”(今日更新)(2023已更新(头条/搜狗)

无障碍系统化设计:集大爱除小“碍”(今日更新)(2023已更新(头条/搜狗)

2023-07-15 00:00:00

“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之一,以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行动自由为目的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01《导则》应需而生1、时代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

分类:建筑业新闻

作者:柳飞光

“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之一,以确保残疾人、老年人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行动自由为目的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01《导则》应需而生

1、时代发展要求

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强调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都规划务必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2014年2月26日,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

2017年9月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要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塑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2、现实工作需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近年来,市对相关标准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无障碍相关标准得到了有效执行。但同时也反映出,现行标准主要是规范建筑、道路、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施节点、部件和具体尺寸等技术指标,对无障碍设施系统性、连续性的技术要求和具体指导不够。

市规划国土委组织编制了《市无障碍系统化设计导则》,供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相关管理部门使用。

02 标准走向国际化

1、系统性

强调城市公共空间、各类建筑场地内部以及两者之间无障碍设施的连接关系。

图片来源: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2、通用性

方便有不同需求的人群使用,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受伤者和携带重物的旅行者等有特殊需求的群体。

3、先进性

以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与国际一流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对标接轨。

美国是世界上个制定“无障碍标准”的国家,其无障碍建设已建立起多层次的立法保障。

日本地铁、高铁和机场等各类交通枢纽的无障碍设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无障碍设施建设模式、管理模式、人群认知和细节做法等值得学习。

4、适用性

针对同一问题提出多项可行的设计和解决方案,与现行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具有良好的协调性。

注:此处“规范”表示为该条技术标准出处,[1]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0763—2012;[3]人行天桥与人行地下通道无障碍设施设计规程 DB11/T 805-2011;[6]建筑无障碍设计 12J926

5、可操作性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指导相关无障碍设施系统化设计工作,并且给出了设计要点索引、评价依据汇总、现行无障碍规范摘要以及优秀案例分析,便于标准的执行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评价。

03 设计从“点”到“线和面”

1、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街区:对道路接驳、城市绿地、公交站点、城市广场以及互相之间无障碍设施的接驳提出了相应的建设要求。

公园绿地:规定出入口广场应与城市无障碍路线相接驳,对园内无障碍路线以及配套服务设施之间的无障碍系统性和连续性提出要求。

交通枢纽:交通枢纽应对其场地内及周边街区的无障碍路线进行规划,并且要求其换乘空间、配套服务设施之间应无障碍连续。

2、各类建筑场地

行政办公建筑:出入口与城市道路接驳处应以无障碍坡地形过渡,并应设置提示盲道。地面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出入口,并与场地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

博览建筑:要求室外场地和内部空间进行无障碍路线和提示盲道系统规划。入口广场、室外场地应与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场地内无障碍路线相连接。

场馆:场馆与室外场地、户外赛场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应进行无障碍路线和盲道系统规划,其无障碍路线应闭环连贯。

医疗康复建筑:出入口与城市道路接驳处应以无障碍坡地形过渡。当无障碍路线穿行场地内车行道路时,应设置人行横道线和减速措施,保证无障碍路线的连贯性。

中小学建筑:应将无障碍公交站点、学校出入口、各类教学空间、课间活动空间、文娱运动空间、食堂就餐空间等通过无障碍路线相互连接。

宾馆建筑:出入口应与室外场地、人行道路、公交站点和城市绿地等设施及周边其他建筑进行无障碍接驳,并且强调用地范围内无障碍路线规划的系统完整性。

大型商业建筑:大型商业室外场地及周边区域应进行无障碍路线规划,盲道系统路线应与周边公交站过街、停车场所等连贯连接。

3、其他区域

适老住区:应使城市街区和组团内各类主要室外活动场所、出入口、住宅单元出入口能够与城市支路和组团内道路的无障碍路线相连接。

社区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机构及室外场地应与城市道路、公交站点、街区公园绿地的无障碍路线相衔接,并在接驳处设置提示盲道及相应的无障碍导示标识。

村镇社区:村镇应规划连接残疾人老年人居所、公交站点、村民之家、主要道路和室外活动场所的无障碍路线,路线中有高差处应结合场地环境设计以无障碍坡地形或轮椅坡道相连并设置提示盲道。

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服务配套:对公共交通、街道空间、无障碍楼层内部以及相互之间的无障碍规划设计提出要求,对信息智能、人文环境、宣传教育等做出规定。

填平现存的无障碍沟壑

走向未来的宜居城市

受益的是每一位公民

关怀不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也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

让我们共同携手

共建一个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评论 0

阅读数 306

0

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