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国务院:重磅白皮书发布!
2023-11-11 10:55:34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说,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从内容细则来看,在工程建设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成果。 由此放眼全国,可以看出,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筑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分类:建筑业新闻
作者:国务院、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布《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实践及其历史性成就》白皮书。白皮书说,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从内容细则来看,在工程建设领域同样取得了巨大成果。
由此放眼全国,可以看出,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建筑业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以公路为基础,铁路、航空、管道运输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2022年初,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2.14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5公里,形成了以20条国道为主骨架,以36条省道、边防公路、农村公路为基础,基本辐射全区的公路网络。铁路营业里程从2012年的701公里增加到2022年的1359公里,青藏铁路格拉段完成扩能改造,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全线开工、拉萨至林芝段通车运行,“复兴号”开进西藏、开到拉萨。2022年,管道运输量0.31亿吨公里。西藏航空顺利开航运营。国际国内航线达到154条,通航城市70个,民航西藏区局2022年旅客吞吐量达到334.6万人次。
西藏电力实现从紧缺限电到富余输出的历史性转变。先后建成青藏、川藏、藏中、阿里4条“电力天路”和“三区三州”电网建设等重点项目,在世界屋脊织起一张安全可靠的“光明网”“民生网”和“幸福网”,形成覆盖所有县区和主要乡镇的西藏统一电网,累计外送清洁电量130亿千瓦时以上。通动力电的行政村比重达到96.5%,用电量从2012年的28.84亿千瓦时增长到2022年的119.8亿千瓦时,增幅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线贯通,区内电网联为一体,结束了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
“十三五”期间全口径投资较“十二五”期间增长52%,建成一批标志性重大水利项目。拉洛工程入选全国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旁多、拉洛水利枢纽并网发电、灌区通水,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开工建设。水利惠及更多民生,防洪减灾成效明显,河湖生态持续改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自治区电子政务网、自治区统一基础云平台、自治区大数据控制中心基本建成,积极融入“东数西算”布局,西藏首个云计算中心建成,并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累计建成5G基站8099座、光缆线路近31.26万公里。5G网络实现县区及重点乡镇覆盖,移动信号覆盖3A级以上景区,光纤宽带、4G信号、广播电视信号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现代通信“云网融合”,实现寻常百姓与世界联通。
深入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易地搬迁,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棚户区及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公租房供给,实施城镇供暖工程,重点推进5个高寒高海拔县城和边境县城集中供暖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7.06亿元,完成农牧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4.36万户危房改造,接续实施动态新增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2022年,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达到44.82平方米和40.18平方米,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2012年至2022年,中央财政补贴累计达1.73万亿元。在国家财政支持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到2022年增长2.33倍。投资重点放在增强西藏经济发展基础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在不同时期相继安排一大批关系西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工程项目,极大改善了人民生产生活条件。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4650亿元,民间投资活力增强。
加强与周边地区交流合作,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香格里拉经济圈、陕甘宁青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等周边经济圈,努力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启动通关一体化改革,南亚标准化(拉萨)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拉萨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吉隆口岸扩大开放为国际性公路口岸,实现中尼双边开放。
西藏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边行动示范区,坚持固边和兴边并重,出台村镇建设规划,制定村镇建设实施方案,坚持把小康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推进完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农牧民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电力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比重占到近90%,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贡献西藏力量。
相关推荐
评论 0
阅读数 276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