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工程技术 区间隧道施工方案(40页word可编辑).doc

区间隧道施工方案(40页word可编辑).doc

2023-07-18 13:38:39

文件格式:doc

文件大小:0.73MB

上传日期:2023/07/18

修改日期:2023/07/18

分享会员:哼****歌

岩土工程: 岩土施工方案

阅读次数:406

下载次数:9

下载权限:资料会员

资料介绍

结构形式及结构防水

1.3.4.1结构形式

⑴甘坑站~凉帽山暗挖区间,本管段起点里程DK21+731,终点里程DK22+806.733,全长1075.73m。暗挖隧道为矿山法标准断面,为单洞单线断面。其中有也有双连拱及三连拱断面结构。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以C25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格栅钢架为主要支护手段,并以φ42超前小导管作为辅助施工措施。二次衬砌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板台车浇筑。

⑵明挖起讫里程为DK22+806.733~DK22+869.870,长61.137m。宽度为21.1m,基坑开挖深度30m,主体结构及附属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直径φ1500钻孔灌注桩和旋挖桩加六道支撑(其中包括3道钢筋砼支撑和3道钢支撑)。

(3)暗挖隧道为矿山法标准单洞单线断面,隧道结构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二次衬砌),初期支护以C25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格栅钢架为主要支护手段,并以φ42超前小导管作为辅助施工措施。二次衬砌采用C35防水钢筋混凝土,整体式模板台车浇筑。

(4)明挖衬砌结构采用C35P10防水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筑。

1.3.4.2结构防排水

1)防水原则

(1)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防水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采取相适应的防水、限量排水措施,只有在漏水量小于设计要求、疏排水不会引起周围地下层下降的前提下,允许对进入主体结构内的极少量渗水进行疏排。

(2)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改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其耐久性。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桩头等细部构造的防水为重点,并在结构迎水面适当设置柔性防水层加强防水。

(3)选用的柔性防水材料具有耐久性能好、环保、经济实用、施工简便、与土建工法相匹配等特点,并具有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成品保护等优势。

2)防水等级

(1)区间隧道防水等级为二级,即顶部不允许渗漏,其他部位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

2)区间隧道防水措施

(1)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全断面铺设复合式柔性全包防水层,柔性全包防水层采用塑料防水板(ECB、EVA 或PVC 防水板)。明洞结构顶板采用单组分聚氨酯涂料防水层,侧墙和底板迎水面采用厚度为4mm 的沥青基聚酯胎预铺防水卷材、1.5mm 厚的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

(3)在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结构与车站结构的连接的部位可预埋全断面注浆的注浆管,在发生渗漏后灌注化学浆液。

(4)区间隧道与车站端头及变形缝采用钢边止水带防止渗漏水,并用聚氨酯

......

收藏

阅读并下载

收藏 0

阅读数 406

0

评论

相关推荐

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