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99-2015〗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2020-10-23 16:45:01
3.6.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
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结构构件和连接强度计算时取0.75;柱和支撑稳定计算时取0.8;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取1.0。
3.7.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措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3.7.3 抗震设计时,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应根据
强制性条文
3.6.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式中:0——结构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
Sd——作用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d——构件承载力设计值;
RE——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结构构件和连接强度计算时取0.75;柱和支撑稳定计算时取0.8;当仅计算竖向地震作用时取1.0。
3.7.1 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措施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3.7.3 抗震设计时,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应根据抗震设防分类、烈度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确定。对甲类建筑和房屋高度超过50m,抗震设防烈度9度时的乙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
5.2.4 基本风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的规定采用。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民用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5.3.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扭转特别不规则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计算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2 9度抗震设计时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3 高层民用建筑中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7度(0.15g)、8度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
5.4.5 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
6.1.5 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所采用的结构自振周期,应考虑非承重填充墙体的刚度影响予以折减。
6.4.1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当荷载与荷载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Sd——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G、Q、w——分别为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风荷载的分项系数;
L——考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取1.0,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取1.1;
SGk、SQk、Swk——分别为永久荷载、楼面活荷载、风荷载效应标准值;
Q、w——分别为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和风荷载组合值系数,当永久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0.7和0.0;当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时应分别取1.0和0.6或0.7和1.0;对书库、档案库、储藏室、通风机房和电梯机房,楼面活荷载组合值系数取0.7的场合应取0.9。
6.4.2 持久设计状况和短暂设计状况下,荷载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G:当其效应对结构承载力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取1.35;当其效应对结构承载力有利时,应取1.0。
2楼面活荷载的分项系数Q:一般情况下应取1.4。
3风荷载的分项系数w应取1.4。
6.4.3 地震设计状况下,当作用与作用效应按线性关系考虑时,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式中:——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效应;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的效应,尚应乘以相应的增大系数、调整系数;
、、、——分别为上述各相应荷载或作用的分项系数;
——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应取0.2。
6.4.4 地震设计状况下,荷载和地震作用基本组合的分项系数应按采用。当重力荷载效应对结构的承载力有利时,中的不应大于1.0。
7.5.2 中心支撑斜杆的长细比,按压杆设计时,不应大于,一、二、三级中心支撑斜杆不得采用拉杆设计,非抗震设计和四级采用拉杆设计时,其长细比不应大于180。
7.5.3 中心支撑斜杆的板件宽厚比,不应大于规定的限值。
8.8.1 消能梁段及与消能梁段同一跨内的非消能梁段,其板件的宽厚比不应大于规定的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