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4-20
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1)开工前组织专业施工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发现有问题及时反馈并形成报告,与设计人员沟通。(2)认真学习规范要求,将本工程涉及的各规范进行对照,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确定穿墙穿楼板的水管、风管、桥架等结构件上的孔洞尺寸、标高根据各专业留洞图,确定方洞、圆洞的标高尺寸以及轴线位置。针对尺寸较大的方洞需采取加固措施。(3) 组织预留预埋施工协调会,确定预留孔洞与预埋件的责任划分,原则上大于 300*300 的孔洞预留由结构施工方负责,小孔洞与预埋件由专业施工方负责,但暖通专业施工方应核实每个预留洞和预埋件的确切位置、尺寸和标高。制定预留预埋检查与交接的具体措施,并确定
标签: 暖通资料 电气给排水交底 医疗综合楼预埋技术交底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2-08-01
3.0.2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程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2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作变形验算: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 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 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 4)相邻建筑距离近,可能发生倾斜时; 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 4 对经常
标签: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结构工程师 岩土工程师 地基基础规范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2-04-01
4.3.2 设置在住宅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8.4.3 家居配电箱应装设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的电源进线开关电器,供电回路应装设短路和过负荷保护电器,连接手持式及移动式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10.1.1 建筑高度为100m或35层及以上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10.1.2 建筑高度为50m~100m或19层~34层的住宅建筑和年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且小于或等于0.25的住宅建筑,应按不低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5-08-01
6.2.5 下列场所的用水点应采用非手动开关,并应采取防止污水外溅的措施: 1 公共卫生间的洗手盆、小便斗、大便器; 2 护士站、治疗室、中心(消毒)供应室、监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 3 产房、手术刷手池、无菌室、血液病房和烧伤病房等房间的洗手盆; 4 诊室、检验科等房间的洗手盆; 5 有无菌要求或防止院内感染场所的卫生器具。 7.2.4 洁净用房应采用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的送风末端。 8.1.3 医疗用房内严禁采用TN-C接地系统。 8.3.5 除本规范第条第2款所列的电气回路外,在2类医疗场所中维持患者生命、外科手术和其他位于“患者区域”范围内的电气装置和供电的回路,
标签: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建筑师 建筑设计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1-10-01
4.1.1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条第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4.1.2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内部防雷装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地面层处,下列物体应与防雷装置做防雷等电位连接: 1)建筑物金属体。 2)金属装置。 3)建筑物内系统。 4)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线。 2 除本条第1款的措施外,外部防雷装置与建筑物金属体、金属装置、建筑物内系统之间,尚应满足间隔距离的要求。 4.2.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
标签: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GB) 勘察设计 建筑师 电气工程师 建筑设计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6-12-01
13.3.4 基坑开挖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监测,实施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与支护结构使用期内,必须进行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监测和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建(构)筑物、地下管线及地面的沉降监测。 13.3.9 下列建筑物应在施工期间及使用期间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直到沉降达到稳定标准: 1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建筑物。 2 复合地基或软弱地基上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物。 3 加层、扩建建筑物。 4 受邻近深基坑开挖施工影响或受场地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变化影响的建筑物。 5 采用新型基础或新型结构的建筑物。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7-02-25
标签: 水利行业标准(SL)
类别:规范实施时间:2016-02-01
4.1.3 博物馆建筑的藏 (展)品出入口、观众出入口、员工出入口应分开设置。公众区域与行政区域、业务区域之间的通道应能关闭。 4.1.5 博物馆建筑的藏品保存场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饮水点、厕所、用水的机房等存在积水隐患的房间,不应布置在藏品保存场所的上层或同层贴邻位置。 2 当用水消防的房间需设置在藏品库房、展厅的上层或同层贴邻位置时,应有防水构造措施和排除积水的设施。 3 藏品保存场所的室内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线穿越。
标签: 建筑工程行业标准(JGJ) 勘察设计 建筑师 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