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1-11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测量复核测量人员对导线点、水准点、红线桩、填前碾压后的地面已复测完毕。所有的导线点、水准点等复测均符合要求并已批复。2)调查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的详细情况。 3)调查沿线是否有电缆、光缆及管线等,若有应调查其位置、埋深,按要求进行改移或埋设明显标志。 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以保证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5)施工放样路基段的测量基准导线点和水准点是经复测并经批准的导线点和水准点为基准。地基处理后,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施工工艺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挖
标签: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1-11
工程说明 1、拟修建施工便道长度约GLK0+000-GLK0+650(人家溪龙海侧既有机耕道)。2、施工便道采用交通部四级公路的工程技术标准,行车道主要为单车道,单车道路面宽4米,弯道地段路面加宽至5.0米。便道中途设置两段错车道,错车道宽4m,长20m。便道设计时速20km/h。3、施工便道位于官园Y100县道人家溪桥旁,施工区表层覆盖砂质黄土。4、便道内黄土遇水具有湿陷性,地基承载力不足。 1.2 交底范围路基队临建工程便道施工。 2 施工方法2.1 施工流程线路布设——测量放线——原地面清表(坡脚土沟开挖)——碾压——碎石铺装——碾压——路面硬化——验
标签: 公路道路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1-11
交底内容: 明确路基箱涵、通道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参数,以及施工质量检测标准、频率,规范箱涵、通道作业施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有1-4.0m×2.8钢筋混凝土箱型涵7道,总长288.75米,与主线夹角均为90°。地基允许承载力分别为150KPa或160Kpa。铺砌及隔水墙石料强度不小于MU30;进、出口均为翼墙,涵台基础为C20素砼,箱身为C30钢筋砼,翼墙为C30钢筋砼,洞口铺砌为C20素砼,锥坡为M7.5浆砌片石。有1-6.0m×4.1钢筋混凝土箱型涵3道,总长112.45米,与主线夹角均为90°。地基允许承载
标签: 岩土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6-25
目 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3三、检测依据和标准 4四、荷载试验实施 4(一)试验内容 41、静载试验 42、动载试验 5(二)试验过前已完成工作 6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62、理论计算及复核 6(三)试验过程 131、加载车辆 132、工况设置 133、设备选型及准备 164、现场准备工作 195、现场测试 19(四)试验数据及成果提交 211、静载试验 212、动载试验 223、提交的成果 23(五)项目特点分析 241、桥梁结构的内力计算 242、应变数据采集的准确 243、加载试验中桥梁结构裂缝观测 254、检测工作组织 255、现场影响工作开展因素 25五、试验检
标签: 市政道路试验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5-12
桥梁加固方案一、体外预应力加固:缺点:1.预应力的施工工艺在钢绞线下料与穿束中粘接段段的长度和位置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后加预应力对原预应力的影响很难确定。2.施加预应力索加固现在存在的问题:如合理的加固预应力筋的位置和数量后加固的预应力钢筋对已经存在的预应力钢筋的影响3.体外预应力钢筋松弛、断筋等失效的现象也较为常见二、体外预应力的加固另外的加强措施1、弯曲加强采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提高结构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预应力筋布置应符合优化布置原则即加固筋外形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图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结构时体外预应力筋多采用折线形连续筋以充分发挥加固筋的抗拉强度。体外筋的灵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补强加固不同受力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12-23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318号《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17年12月13日市人民政府第19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代理市长 唐良智2018年1月23日(此件公开发布)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目的及依据)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城市、镇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统称详细规划)、专业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以及本市城市、镇规划区
标签: 建筑政策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11-04
一、总 则(一)目标与任务1.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
标签: 文件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