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5-02-19
防浪墙及护栏底座施工措施 1、工程概况xx水利枢纽工程A-06标挡水土坝为粘土均质坝,布置在取水及门库坝段右侧至右岸边,土坝全长1926.4m,坝顶高程146.0m,最大坝高13.55m,坝顶宽10.00m,防浪墙高3m,土坝上、下游坝坡均为1:3坡比的单级坡,土坝上、下游设有压重防护地震液化并保护坝坡。其中土坝坝顶防浪墙工程混凝土为5464 m3,护栏底座为1427 m3.2、施工布置2.1、施工道路进场施工道路为溢流坝坝顶公路,场内施工道路主要为土坝坝顶及二期上游围堰堰顶、上下游压重体。2.2、施工供电施工供电从二期围堰下游侧现有由开站接引至二期土坝基坑内供电线路接引。2.3、施
标签: 水利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5-02-19
防浪墙施工方案1.引用标准⑴《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⑵《混凝土结构规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⑶《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⑷《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⑸《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编写依据⑴xx市应急水源地工程围堤2标段防浪墙施工图纸。3.工程概况2标段防浪墙共3827米,新建大堤L2+200~L4+486 2286米;西堤X1+093~X2+634 1541米,其中路灯部分75处,视频监控部分13处。涉及到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钢筋制安、模板制安以及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内容。4.总体思路防浪墙施
标签: 水利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5-02-19
施工道路布置4.1 主坝1防浪墙混凝土运输路线上库混凝土拌和站→上坝公路→L3施工道路→主坝2→副坝1坝后公路→坝体填筑平台→装载机入仓或直接入仓。4.2 主坝2防浪墙混凝土运输路线上库混凝土拌和站→上坝公路→L3施工道路→坝体填筑平台→装载机入仓或直接入仓。4.3 副坝2防浪墙混凝土运输路线上库混凝土拌和站→上坝公路→西侧环库公路→坝体填筑平台→装载机入仓或直接入仓。4.4 下库大坝防浪墙混凝土运输路线下水库混凝土拌和站→6#施工道路→下水库上坝公路→坝体填筑平台→装载机入仓或直接入仓。5 分缝分块根据防浪墙的结构型式,防浪墙的分缝长度按照设计分缝长度进行施工,具体分缝长度见防浪墙结构布置图
标签: 水利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1-23
防浪墙施工一、拌制混凝土时,严格按照现场试验室提供并经监理人批准的混凝土配料单进行配料,不得擅自更改配料单。二、施工前,结合本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检验拌和设备的性能,如果与实际不适应,立即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并报告监理人批准;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根据气候条件定时地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尤其是砂子的含水量),若浇筑混凝土时气温过高,必要时采用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硬化时间;在降雨的情况下,相应地增加测定次数,以便随时调整混凝土的加水量;拌和设备应经常进行拌和物的均匀性、各种条件下适宜的拌和时间、衡器的准确性以及拌和机和叶片的磨损情况等项目的检验工作。三、防浪墙施工工艺(一)防浪墙混凝土浇筑分四
标签: 水利施工工艺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08-06
1.施工布置为加固节制闸进出口两岸翼墙下地基需进行振冲碎石桩的施工。上游进口左岸翼墙下振冲桩约计288 根,右岸226 根,下游出口翼墙下振冲桩左右岸各268 根,总共需1050 孔,振冲加密长度7418m。拟在上下游围堰形成基坑抽干后即开始振冲桩的施工,时间在2003年十月中旬左右,用一个月时间完成振冲地基的加固。为满足上述工期要求拟在节制闸的上下游四个翼墙位置各布置一套振冲设备同时施工。为避免地基振冲时对节制闸下砼防渗墙产生不利影响,上下游振冲桩施工都应从闸底板外缘开始向两岸开展。由于节制闸翼墙座落于河滩上地面较为平坦,略加平整即可进行施工。振冲所需水源取自上下游围堰外泵送或就近挖井取水进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2-09
抗滑桩及桩板墙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 混凝土抗滑桩施工桩号GK0+234~GK0+261段右侧为斜坡路堤.填方边坡高度为20米,上覆2.5m~7.0m含砾低液限粘土,下伏粉砂质泥岩,为了确保路堤的稳定,本段除对地基进行处治外,还对路堤桩板墙进行支挡、路堤顶部及下部铺设土工格栅。桩板墙设置于距路中线30.75米处,桩径采用2.0m×3.0m,桩间距为5米,沿路线法线方向设置。桩间采用3.5m长挡土板.抗滑桩桩基C25钢筋砼342 m3、桩柱C25钢筋砼186 m3、II级钢筋39264Kg、声波检测管1563Kg、挖土105 m3、挖石328m3。挡土板预制C25钢筋砼43.4 m3、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5-26
目 录一、概述 1二、工作范围及内容 1三、项目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13.1项目组织机构 13.2现场人员安排 3四、质量控制指标 34.1监测设备种类型号及技术指标 34.2监测周期与频率 54.3监测控制值与警戒值 6五、施工方法 65.1变形监测 75.2渗流监测 105.3应力应变监测 125.4巡视检查 145.5现场设施的保护、防护 155.6信息化施工与信息反馈 165.7自动化系统 175.8应急处理 20六、质量保证措施 216.1 质量控制措施 216.2 监测注意事项 23七、仪器设备的检查与交货验收 247.1 仪器进场的检验 247.2 仪器设备埋设安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