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02-26
1.前言1.1 工艺工法概况抛石挤淤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也不乏成功的 例子。它是通过向流塑状的淤泥表面大量集中抛填一定规格的石料,依靠填筑体 的自重及上层碾压挤开淤泥,强制置换饱和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法。其成败的关键 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抛填块石落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满足 工后沉降的最终要求。1.2 工艺原理 抛石挤淤是对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弱、抗剪强度低的流塑状软土地基,利用振动碾压机器,加入片石,对片石进行振动碾压。淤泥质粘土由于受振 动、挤压、扰动等原因,土的结构产生破坏,当片石被挤入后,土粒颗粒重新调 整,孔隙水通过片石空隙排出,孔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5-06
1.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提高应对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2。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快速救援、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依靠科技,提高素质"的原则。3.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4。成立以公司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安全副总为副组长,安监部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
标签: 岩土工程安全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3-27
条形基础施工工艺工法1 前言1.1工艺工法概况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1.2工艺原理墙下条形基础是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2 工艺工法特点2.1模板取材较易,制作、支设灵活快速,便于拆卸改装周转使用,模板强度、刚度能满足要求,保证质量,模板费用低等优点。2.2横向配筋为主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01-12
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编制目的 1第三章、防汛目标 2第四章、组织保证措施 2第五章、雨情分类 3第六章、施工防汛措施 4第七章 防汛通讯小组 11防汛应急预案第一章、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跨越工业北路龙脊河的新建桥涵一座。桥梁全宽60米,长42.88米,桥两侧搭板各为8米。管线迁建包含雨水、污水、自来水、燃气、热力、通讯、弱电等管线。1、下部结构:桥台处采用一字墙接盖梁,一字墙厚80cm;盖梁顶面宽120cm,高度为50cm,钢筋砼承台桩基础,灌注桩桩基直径1.2米,深度为25米;桥墩采用桩柱式钢筋砼桥墩,桩基直径为1.2米,深度为30米,墩柱直径1米。2、上部结构:新建桥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1-20
浇带超前止水技术主要是用于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的一种防水做法在基础底板后浇带底部或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各增加一道 300 厚钢筋混凝土底板或导墙,增加混凝土底板或导墙中间设置一道30mm~40mm 宽的伸缩缝,伸缩缝处设置橡胶止水带、挤塑聚苯板等柔性材料。既可以起到防水目的又可以保证后浇带的伸缩、沉降等功能。该增加底板或导墙与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形成整体,原基础底板及地下室外墙设计后浇带继续留置在基础底板或地下室外墙中。在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外墙防水、土方回填等后续工作。当上部结构荷载能够抵抗地下水浮力时停止降水。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结构沉降基本稳定,可以浇筑后浇带时,再浇筑
标签: 岩土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