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7-31
楼板裂缝修复及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案 前言:现浇板底裂缝,为了防止板内钢筋锈蚀,须对出现裂缝的板进行裂缝灌浆处理,拟对已产生裂缝部位进行碳纤维加固。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西安高新创汇社区F区工程地点: 西安市锦业二路与上林苑一路交汇处二、编制依据1、《混凝土结构加固的设计规范》GB50367-2007。2、相关厂家的配套产品说明。3、国家省、市有关法规。三、主要材料:灌浆树脂、封缝胶 、碳纤维布。1、裂缝灌浆工作原理介绍:原理方法是利用机械的高压动力(高压灌注机),将环氧树脂胶灌浆材料注入混凝土裂缝中,当树脂胶到混凝土裂缝固化、膨胀、固结,这样固结的树脂胶体填充混凝土所有裂缝,以达到裂缝
标签: 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1-11
为保证施工升降机正常运行及楼面安全,我公司拟采用如下加固方案:采用钢管(φ48×3.5)搭设满堂脚手架架(支撑面为8 m×5.6m),把地下室顶板上的荷载传至地下室底板以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满堂架搭设时采用立杆上加可调顶托,顶板上用方木(50×90mm)作为主龙骨的支撑体系,支撑架搭设宽度为电梯基础宽度每边加宽1米。立杆间距700mm,底部垫方木,水平拉杆步距小于1200mm,45度角剪刀撑隔两条立杆连续设置到顶,上、下水平拉杆距立杆端部不大于200mm。为确保施工电梯荷载能有效传递至地下室底板,可调顶托必须旋紧,并要求上、下层立杆位置相对应。
标签: 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3-09
近来,我国住宅楼中出现现浇楼板裂缝问题已成为居民住宅质量投拆热点。在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裂缝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等。虽然,有些裂缝被认为对结构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现浇混凝土楼板结构具有尺寸面积大、混凝土数量多、整体性能要求高、边界条件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浇筑速度快等特点。因此,为保证其结构整体性、耐久性和抗震能力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损伤检测是必要和尤为重要的。混凝土楼板的损伤外观上多表现出现裂缝,从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出发,对现浇混凝土楼板损伤进行简单易行的检测,分析控制并根据损伤情况进行加固处理目前主
标签: 试验检测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1-21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2.1.1抗浮锚杆设计概况本工程设计的抗浮锚杆为永久性无预应力锚杆,完整的抗浮锚杆是在基础底板下土层内形成有效直径150mm、有效长度大于9.5m的锚杆,锚杆有效长度内设置4个承载体,此结构组合可防止地下水回升对建筑物上浮而产生破坏力,以达到永久抗浮之目的。2.1.1.1抗浮锚杆结构设计主要参数除主楼(塔楼)外,本工程抗水板、1200mm厚筏板和下沉广场抗水板部位,地下室底板下均设抗浮锚杆,锚杆间距大多为2.1X2.1m设置,单根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350KN。锚杆材料为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约15124M。基坑开挖后现场先作实验锚杆确定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钻孔体锚孔直径150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2-27
3.1本工程锚杆桩设计共约8152根,锚杆桩孔径≥150mm,本工程抗浮锚杆采用定长进行控制,MG1长度为19.5米;MG1a和MG2长度为17米,MG3长度为16米。抗浮锚杆的最小有效长度不得小于8m,抗浮锚杆进入中风化花岗岩层的深度不小于3m,亦可停止钻孔。抗浮锚杆MG1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40KN;MG1a和MG2轴向拉力特征值为280KN,MG3轴向拉力特征值为250KN;3.2本工程锚索为非预应力钢绞线,共约3027根,锚索采用定长进行控制,MS1长度为19.5米;MS2长度为18米,MS3长度为17米。抗浮锚索MS1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40KN;MS2轴向拉力特征值为300KN,MS3
标签: 建筑监理细则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1-21
本工程为青岛站主站房改造工程项目,本工程位于广州路与费县路交口处的原火车站旧址,上部结构3层,地下1层局部2层,各片区的基础埋深不同,±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610m,基础最低处建筑标高为-16.6m。基坑开挖平面范围大,地下室边界面积约24201m2,周长约2500m,结合工程实际,基坑开挖时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I区(-16.600)、Ⅱ区(-7.200)、Ⅲ区(-10.000)、Ⅳ区(-7.600,-8.800)。抗浮锚杆约计4500根,约计15000m,钻孔直径150mm,杆体采用3Φ25、2Φ32Ⅲ级月牙钢,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强度等级M30。......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1-21
目 录1 编制依据 11.1 相关工程施工合同文件、图纸和技术资料 11.2 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 11.3 施工组织设计与参考文献 12 工程概况 23 施工部署 43.1 施工目标 43.2 施工组织机构与职责 53.3 施工段、阶段划分、施工流向、顺序 53.4 施工进度计划 73.5 机械及人员配备 74 施工准备 74.1 技术准备 74.2 劳动力准备 74.3 机具准备 95 主要施工方法 105.1 施工工艺流程 105.2 施工要点 105.3 基本实验相关要求 126 质量保证措施 126.1 质量管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