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0-18
1、地基基础阶段的监控。深基坑支护、基槽开挖和人工挖孔桩施工等已被列入专项治理内容。因此,这个阶段的施工已被作为监控的重点。2、地面、楼面施工阶段的监控。转入地面、楼面施工阶段,建筑物四周敞开,作业面宽,施工人员多,各个分项工程往往交叉作业,要求各项安全防范和质量要求都要考虑周到。为此,系统应设置多项监控重点,如针对以下内容的重点监控:验槽、浇捣、养护、模板安装(“两超一大”模板支撑变形)、钢筋安装及绑扎、混凝土浇捣、施工人员安全帽和安全带配戴、建筑物的安全网设置,以及楼梯口、电梯口、井口防护、预留洞口、坑井口防护、阳台、楼板、屋面等临边防护和作业面临边防护等。监控的时间、内容、标准及监控方式
标签: 智慧工地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2-03
预制箱梁冬季施工措施(一)、箱梁台座的施工台座主要承受来自构件张拉的全部应力及箱梁自身的重量,所以台座制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箱梁的质量。我标段的35米箱梁台座设计为31米长,0.9米宽,0.4米高,纵向按二次抛物线设置,在跨中设置向下17mm的反预拱度,上铺5㎜厚的钢板。台座基础开挖后,先用合适的夯实机具夯实后再浇筑C25混凝土。台座基础:中间部分1.9米宽、0.3米深,内设双层钢筋网片,两端各3m长范围内采用宽2.5米深0.5米扩大基础,内设三层钢筋网片,钢筋混凝土加厚加强,以满足张拉起拱后两端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保证在张拉时台座的牢固、不破坏。台座内部横向设有预埋PVC管,作为下对拉丝杆的预
标签: 桥梁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01-30
1.1 工法形成原因为了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预制混凝土结构的竖向连接节点均采用等同现浇的原理进行连接,该种连接方式要求现浇部位绑扎并外露一部分钢筋用来插入竖向预制构件内部,然后再通过套筒灌浆等方式进行节点间连接。这种操作方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楼板现浇混凝土层在进行浇注时容易对外露钢筋产生影响,使之发生偏位或者变形,从而导致预留钢筋定位不准,并最终使预留的楼面板钢筋无法准确插入竖向预制构件,不但影响施工进度,还极大地影响施工质量。1.2 工法形成过程为解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竖向构件定位钢筋偏移问题,本公司自主开发出了一种可拆卸式的预制柱的钢筋定位
标签: 作业指导书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4-05-28
建筑垃圾管理制度 建筑工地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建筑垃圾需要处理,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理,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特制定建筑垃圾专项管理制度。1. 在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以班组为单位切实搞好各班组的落手清工作,根据项目部的统一规划,将建筑垃圾在指定的场所分类堆放,并标以指示牌,落地灰等含砂较高的垃圾应及时过筛回用,无法再用的垃圾在指定的地点堆放,并由项目部统一安排,及时运出工地,垃圾清运出场必须到批准的场所倾倒,不得乱倒乱卸。2. 废钢筋、铁钉、铁丝、纸张之类的废料,及时送废品回收。3. 建筑场内清除的垃圾渣物,通
标签: 项目管理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6-23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 - 4 -1.1施工文件 - 4 -1.2 技术标准和规范 - 4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5 -2.1工程概况 - 5 -2.1.1钢箱梁节段划分 - 5 -2.1.2钢箱梁梁段参数 - 6 -2.2气象、水文条件 - 6 -第三章 钢箱梁安装方案综述 - 10 -3.1 SZ4梁段安装 - 10 -3.2 标准梁段安装 - 10 -3.3 H梁段(合龙段)施工 - 10 -3.4 主桥钢箱梁施工流程图 - 10 -3.5 钢箱梁吊装流程框图 - 12 -第四章  
标签: 桥梁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3-30
立交工程钢箱梁安装方案(43页word可编辑)目录第一章 综合说明 31.1编制原则 31.2编制依据 31.3工程概况 3第二章 总体施工部署 52.1总体施工方案 52.2总体施工顺序 6第三章 施工计划安排 6第四章 拟投入施工设备 64.1起重吊装设备及主要技术参数 64.2起重吊装采用吊索具及技术参数 74.3钢梁分段焊接投入机械设备表 7第五章 钢梁吊装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85.1钢箱梁吊装组织机构 85.2施工作业人力资源配备 8第六章 钢梁吊装施工方案 96.1钢梁吊装施工工艺流程图 96.2钢箱梁吊装临时
标签: 桥梁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5-10
框架柱涨模处理方案一、混凝土质量问题现象在原料车间3.170、4.270楼面及以下柱子施工时,个别框架柱出现胀模现象。二、原因分析a、模板加固不到位,对拉丝杆出现断裂。b、框架柱较大,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过大、过振。三、实施方案(一)、施工准备1、计划修补的柱子采用标记法进行标注清楚,并采用墨线把涨模部分弹出,核对是否正确,并有核对记录。2、修补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等到柱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再进行修补及处理。(二)、施工方法及工艺:标注框架柱涨模部分→涨模部分弹线→剔凿涨模部分→清扫松散部分混凝土→浇水湿润首先检查涨模部分具体位置,找准位置,在平面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