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1-07
1、错台错台是指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模板接缝处出现超过规范要求的错台现象,一般错台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模板外支撑不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局部模板变形引起的外形走样。2)模板支撑基础部牢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整体移位而造成外形走样。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器靠模板太近,造成过振使模板变形。4)施工缝处模板连接不牢固,是模板走样。5)混凝土供应不及时,造成冷缝从而产生错台。2、蜂窝、孔洞蜂窝是指拆模后构件有局部混凝土松酥,石多浆少,石子间出现分析,形成蜂窝状的窟窿,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上、下料不当,造成石子砂浆离析。2)混凝土的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3)模板缝隙未堵严
标签: 市政工程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1-14
1)地下连续墙施工控制要点:(1)导墙施工。控制测量放线的中心线精度和标高误差;检查沟槽土体土质及其稳定性;控制导墙成型后内水平间距、竖向间距、牢固程度和控制支撑拆除时间;控制内墙面与地墙纵轴线平行度、垂直度、平整度及导墙净间距符合要求。(2)泥浆制作。泥浆配合比满足现场地质的要求;每幅槽段对泥浆指标(比重、黏度、pH值、含砂率);控制对循环(废弃)泥浆的处理。(3)成槽施工。单元槽段分幅位置测定;成槽过程观测周边地面变形情况、槽段内泥浆液面高度;控制好槽段深度、宽度、垂直度和长度等;测定第一次清孔后槽底泥浆指标。(4)钢筋笼制作和吊放。应控制纵横向钢筋点焊接质量、钢筋桁架焊接质量、吊点焊接质
标签: 市政桥梁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路桥市政技能培训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0-17
方案说明1、本标段虽为地下一层,但其浇筑高度已超过高支模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高度,故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2、按照文件要求,本方案的重点是“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及其安全施工措施,其余方案请参阅业已呈报批准的《主体结构浇筑施工方案》(修改版)。3、由于是地下工程,浇筑支架受力不计风荷载;在混凝土底板上搭设支架,不计算地基承载力。4、车站和区间均采用φ48×3.5钢管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材料搭设支架,模型均采用木楞、木模;侧墙(隔墙)均利用支架本身水平杆作支撑。立杆与水平杆均采用对接扣件接长,每个节点的纵横水平杆均上满直角扣件,剪刀撑斜杆与立杆均以旋转扣件连结,并要求每个扣件抗滑力达到8KN,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0-09
目 录 一、编制目的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3.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43.2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依法规范 43.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3.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5 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 54.1应急组织体系 54.2组织体系框图 64.3小组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 64.3.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64.3.2组长职责 64.3.3、副组长职责 74.3.4、各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职责 7 五、培训和演练 8 六、应急
标签: 岩土工程安全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1-18
本工程±0.000m为绝对标高+5.600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0.800m,绝对标高+4.800m,基坑周长约为470m,一层至地下两层各楼层板面相对标高分别为+0.000、-5.050、-9.500。底板顶面相对标高为-9.5m,底板厚0.8m,垫层150mm,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0.50~11.30m。车道二底板结构面标高为-8.3~-9.5m,基础底板厚度为800mm,车到二底板厚度为800mm,车道一、车道二底板结构面标高为-0.8~-5.1,基础底板厚度为600mm,考虑垫层厚度150mm,车道二开挖深度分别为8.5~9.7,车道一、车道三开挖深度分别为0-5.1m。局部落深区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1-11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4.3m,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应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规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按三级基坑进行设计。设计计算原则:1、土的抗剪强度C、φ值均采用勘察报告提供的固剪标准值,内力计算和各项稳定验算,根据本工程土层的性质采用水土合算原则。2、地面超载不大于20kPa。(一)基坑围护结构方案的选择选择基坑围护结构方案,必须综合考虑工程本身所处的位置、特点。首先应满足灌南国际商务大酒店工程施工要求,在保证基坑顺利施工、周边环境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即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同时要便于施工,又利于加快工程进度。灌南国际商务大酒店工程基坑与同类基坑相比
标签: 岩土施工方案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1-06-16
目 录一、工程概况 11.1 朗镇3号桥概况 11.2朗镇2号桥概况 51.3朗镇4号桥概况 61.4朗镇1号桥概况 8二、编制依据 8三、监测目的 8四、监测项目 9五、监测项目实施 105.1围护结构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 105.2围护桩倾斜 125.3 钢支撑轴力 165.4地表沉降监测 18六、总体测试安排 19七、监测技术成果 217.1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217.2常规报告 23八、组织机构、人员及设备配置 248.1组织机构 248.2人员安排 248.3仪器设备 25九、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259.1质量方针 259.2 质量目标 259.3质量管理体系 269.4质量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