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公众号
+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4-20
一、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1)开工前组织专业施工人员认真阅读图纸,发现有问题及时反馈并形成报告,与设计人员沟通。(2)认真学习规范要求,将本工程涉及的各规范进行对照,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确定穿墙穿楼板的水管、风管、桥架等结构件上的孔洞尺寸、标高根据各专业留洞图,确定方洞、圆洞的标高尺寸以及轴线位置。针对尺寸较大的方洞需采取加固措施。(3) 组织预留预埋施工协调会,确定预留孔洞与预埋件的责任划分,原则上大于 300*300 的孔洞预留由结构施工方负责,小孔洞与预埋件由专业施工方负责,但暖通专业施工方应核实每个预留洞和预埋件的确切位置、尺寸和标高。制定预留预埋检查与交接的具体措施,并确定
标签: 暖通资料 电气给排水交底 医疗综合楼预埋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5-30
蓄水池设计在道路旁或距离管道近的位置,设置为下挖开敞式矩形蓄水池,结构为水泥砂浆砌砖,长5m、宽4m、深1.5m,土方开挖完后,修整底部及四周,底部用打夯机夯实,然后浇筑C20砼15cm厚,池壁用机砖、M7.5水泥砂浆砌筑0.37米厚,内壁用M10水泥砂浆找平及五次做法抹面。2.1.1基础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经监理2.1.2测量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2.1.3施工现场用电采用照明电,施工用水采用现场修建临时蓄水池。2.1.4在现场设置“施工须知”牌,标明主要技术负责人、现场质量管理员、试验检测人、安全负责人;砼、砂浆配合比、主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11-11
技术交底主要内容:1 、设计指标要求(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本工程检查井市政车行道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小区内部(含内部街区)区域、农村院落及其他市政非机动车道下的检查井采用成品塑料检查井。(3)本工程设计位于车行道上检查井井盖、盖座(D400型)均采用球墨铸铁复合树脂井盖、井座,按国标图集15S501-3选用。非车行道下检查井井盖建议选用高压注塑一次成型高分子井盖。(4)检查井井盖、井圈选用应满足《检查井盖》GB/T23858-2009的要求,即绿化带、人行道等禁止机动车驶入的区域选用A15类型井
标签: 技术交底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5-09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函》和《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粤建科函〔2014〕1652号)等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建筑信息模型(BIM)(以下简称BIM)技术应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发挥企业在BIM技术应用中的主体作用。坚持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普及和深化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全周期
标签: 建筑政策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2-04-15
1.施工准备1.1作业条件(1)穿过卫生间地面及楼面的所有立管、套管已完成,并己固定 牢固,经过验收。管周围缝隙用C20细石砼已填塞密实。 (2)卫生间楼地面找平层已完成,标高符合要求,表面应抹平压光、坚实。平整,无空鼓、裂缝、起砂等缺陷,含水率不大于9%。 (3)找平层以上不得局部积水,与墙交接处及转角处、管根部,均要抹成半径为100mm 的均匀一致、平整光滑的小圆角、要用专用抹子。凡是靠墙的管根处均要抹出5%(1:20)坡度,避免此处积水。 (4)涂刷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灰浆硬块及高出部分应刮平,扫干净。对管根周围不易清扫的部位,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8-05
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34 基本要求 45 视频监控系统 45.1 通则 45.2 视频采集设备 55.3 网络传输交换设备 55.4 视频存储设备 65.5 显示设备 65.6 应用管理平台 65.7 基于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识别及智能分析系统要求 66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76.1 通则 76.2 紧急报警系统要求 76.3 周界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77 出入口控制系统 87.1 通则 87.2 识读装置技术要求 87.3 执行部分设备技术要求 97.4 管理/控制部分设备技术要求 98 对讲系统 99 电子巡查系统 910 安全检查及探测系统 10
标签: 征求意见稿
类别:资料发布时间:2023-09-13
质量责任追究制度1 目的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成本意识,以形成预防为主和主动改进质量的氛围。 实行制度管理,使质量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合理、有据可依。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活动相关的所有员工及部门3质量责任追究原则:执行三不放过原则,即质量事故的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4质量事故:指产品实现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一定程度的质量损失的批量性质量问题或由于某一质量问题造成重大的质量损失包括间接的质量损失,如生产制造过程中的产品返工、返修,停产、顾客的重大投诉等。5执行程序5.1工作流程信息反馈(收集)——>立项调查——>责任界定——